两会之后,全国“抢人大战”拉开序幕!
最近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是武汉正在设立“招才局”。据说这个“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单位,专门负责研究落实武汉市去哪里找人才,用什么样的政策和平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要说武汉新任市委书记陈一新不愧为习大大当年看重并着力拔擢的智囊,这份创新胆魄也都是一脉相承。陈一新现在亲自担任武汉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的双料组长,这也意味着,
陈一新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等量齐观,一样急迫,共同作为武汉赶超发展战略中的“一号工程”。
武汉在这个市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招才局,招才局局长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兼任。招才局作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与武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
陈一新还解释了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招才局: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赶超发展的动力之源。抓好招才引智工作,是武汉赶超发展的有力支撑;
把分散在组织、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的涉才工作统筹整合起来,减少职能交叉,形成工作合力;
要改变人才财政资助资金“九龙治水”、“撒胡椒面”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集约使用效益;
改变以往各部门引才工作“分兵作战”现状,提升引才效能,打造招才引智工作的“武汉样本”;
对于招才引智,相比“办公室”,“招才局”其名称,对外更具吸引力,是一次创新。
看到武汉这撸起袖子抢人的架势,其他省市是不是也坐不住了呢?
那是必须的。武汉的竞争是一码事,中央的精神则更是一码事。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无误地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定能成就创新大业。”
城市竞争的最终表现,就是人口的竞争。毋庸置疑,两会之后,本就蠢蠢欲动的全国“抢人大战”将火热拉开序幕!
进入2017年,河南、陕西、四川、湖北、云南等中西部省份都密集出台吸引高端人才、尤其是吸引省籍人才回流的政策,包括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也都向沿海本籍人才喊出“回家”的口号。
人才竞争,是一切竞争之本
园区中国在此前的《产业园区竞争,千万不要忽略这个决定性因素!》一文中写过,决定产业园区的成功有三个核心因素,一是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二是当地禀赋资源与园区产业定位的匹配度,三是人。对于城市、区域乃至一个国家而言,自然也是同理。
目前,举国谈转型和创新,吸引创新阶层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本环境”,即高度包容新思想与新社群的都市氛围以及宜居宜业的舒适生态氛围,而非传统层面的“商业环境”,比如基础设施和物业载体等。
无论是城市也好,产业园区也罢,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对人的吸引力。如果人才流入平平,逐渐断流甚至负增长,那这个城市的未来无论如何都是没有希望的了,如同沙上城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底特律,和我国东北现在这么焦虑和恐慌的原因所在。
如今,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正在以强大“人力吸虹效应”,吸引有知识,有技能乃至有劳动能力的人转移阵地,留在城市,一场越来越激烈的“抢人大战”正在上演。
如何围绕人才聚集和活跃而打造新的完善的服务配套体系和文化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成为各个城市、园区的崭新命题。
所以现在一个新词开始火起来,叫做打造“人才海绵城市”,一望而知,非常形象。
就拿我们产业园区这个领域而言,园区中国做过一个非常简练的定义,
“产业园区,是人和企业生存、集聚、发展的高质量空间。”
这个定义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几大部委的定义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增加了“人”这个因素。中国有句老话,安居乐业——安居在前,乐业在后。中央领导也一直在强调,中国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同样,中国产业园区,归根结底也是人的园区。
如果没有人本的核心因素支撑,一个园区的活力、张力和可持续性就无法保证。过往的产业园区有很多早期工业化的通病,只顾着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忽视了很多社区感、舒适度、产城融合、城市文脉肌理这种人本色彩的东西,的确导致很多的问题,现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以往我们更强调产业园区对于产业集聚、配套和服务的能力,但在最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以住房、交通为代表的生活成本高低,居住舒适度,人文气息,生态环境,文化包容性等开始日益成为各个产业园区、产业新城所注重的重要指标。
所以打个比喻的话,一个产业园区当中,产业是魂魄,人是血肉,企业是骨骼,而软硬件仅仅是皮毛,如果没有把握好这样一个关系,那么一个产业园区将魂飞魄散,骨断血干,建得再高大上,充其量只是一个臭皮囊。这些年我们在全国看过不少这样的臭皮囊,归根结底,病根都是差不多的。
2016年,园区中国发布了中国产业地产生态信心指数(CIPI),一共分为十个指标,得分最低的指标就是人才供给力信心,只有75.09分。
在这份我们全国调研的指数中,无论是老板,还是操盘手,都反映园区领域的人才太稀缺了,这段时间无论是土豪级的产业地产商,还是转型进来的传统地产商,重金挖角的动作越来越多,行业人才流动大大活跃,市场行价也水涨船高。
这一点,放大到城市,甚至是国家之间也都没有什么区别。
抢人大战的背后,是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进一步下降的大趋势。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指出,我国人口转移势头有所减弱,预计到2020年,流动人口有2亿人以上,到2030年,流动人口规模减少到1.5亿到1.6亿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尤其是农村向城镇移民的脚步已经明显放缓。
越是这样,越要抢,否则就没有未来!全国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已经刻不容缓,愈演愈烈。
人口流入前列城市
现在,不光是各省市之间抢夺国内人才,对于全球高端人才的抢夺同样是进入白热化阶段。百度掌门李彦宏这几天在参加政协会议时,督促政府进一步放宽签证限制,以吸引海外顶尖科技人才,其中一些可能是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移民新政拒之门外的人才。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除了别出心裁设立招才局的武汉之外,还有很多努着劲儿的竞争者。
广州:外籍人才抽水泵
首先就是广州。2016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04.35万人,比2015年末的1350.11万人增加54.24万人,领跑北上广深,成为一线梯队中第一大“抢人”城市(深圳、北京和上海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52.95万人、2.4万人、4.43万人)。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叶牛平在2016年明确表示,“广州将通过硬实力建设培育软实力和吸引力,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的第一要素——人才集聚服务。要把人才和企业作为广州加快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服务好,促进广州成为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的‘人才洼地’,以及有利于资本投资和企业敢闯敢试的‘发展高地’。”
目前,广州正在研究适度放宽年度户籍人口的总量控制,为更多在穗人员提供更多入户的指标空间,进一步增加“高精尖缺”人群落户的匹配度和灵活度,积分入户的总量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同时实施“人才绿卡”制度,以解决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在居留、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广州“抢人”的最大亮点在于吸引外籍高端人才。2016年,广州第四次获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称号。目前,广州正在大力推进人才、项目与各区、各企业对接,举办海外英才创新创业大赛,研究出台配套的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以及打造政府、市场、金融“三位一体”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深圳:发力人才安居保障
然后是深圳,这个根深蒂固的“移民城市”,从来都是把人才看得非常重。然而有目共睹的是,相比于广州,深圳高昂的房价已经影响到了深圳人才的引进,甚至流失了很多给广州——最典型的案例,张小龙的微信团队没有选择虎狼之都深圳,而选择广州海珠区的琶洲,很大程度是因为年轻研发团队对于广州舒适、优雅、低成本生活的喜爱。
现在,就连成都、西安也都千里迢迢跑过来在深圳眼皮子底下抢人,这也让一贯标榜“人才立市、人才强市”的深圳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深圳一直很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在2011年,深圳就实施了专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孔雀计划”,该计划的团队最高专项资助可达8000万元。
在2016年,深圳出台了一系列人口新政,明确将房款入户条件,扩大户籍人口规模,对人才落户不设上限。"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了深圳市吸引外来人才的最响亮口号。
2016年6月,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个方面81条178个政策点,在人才安居保障等方面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2016年7月31日,深圳市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它的出台,给深圳的人才住房,带来了从“量”到“质”的巨大飞跃。
2016年10月9日,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据悉,这家已经注入400亿元资金的企业,将专门负责深圳人才住房的建设。“它在深圳的各个区都设立有子公司,将和各个区政府一起来建设人才住房。”
2017年2月,深圳设立80亿元人才创新基金,包括一号、二号、三号股权投资基金,作为支持深圳特区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性基金,主要投向国家、广东省、深圳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包括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项目以及国内外前沿技术、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
根据《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未来五年,预计将投入约97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共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不少于30万套。这几乎相当于特区成立30多年来建设的政策性住房总和,也超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工的商品房数量。政府对于人才住房的建设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
据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现在已进入送审阶段,将从法律层面为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保障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保驾护航
相比于其他城市,深圳一个众所周知的最大短板就是没有大院大所,缺少高水平大学,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持续深入,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人才不足日渐凸显。
为补齐短板,深圳将由政府牵头筹划建设10个基础研究所——第一家是数学研究所。
深圳近年还纷纷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办特色学院,快速集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随着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华大基因学院等9所特色学院密集签约落户,深圳计划经过10年努力,建设20所高校,在校生约20万人,一批优势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大撒人才红包
然后就是上海。和深圳一样,高房价也是上海吸纳人才之踵。2017年1月份,上海市长应勇大声疾呼:上海的高房价不利于吸引人才和年轻人的发展。然而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因此,要进一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人才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强调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战略才是根本。”因此,上海要大胆探索突破,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举措,做足人才这篇大文章,真正做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新路。
2016年9月25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一共30条意见,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管理、创新创业激励、环境营造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在以往政策基础上进行再完善、再突破、再创新。
其实,上海此前已大力实施“人才20条”——《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显然,此次发布实施的人才“30条”,是“人才20条”的优化版、加强版和升级版。
而作为上海两大中心科学城的建设区域,张江和临港区域的人才政策颇为典型。
2016年8月,被称为“临港地区双特政策2.0版”的《上海市关于深化完善“双特”政策,支持临港地区新一轮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政策出炉,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人才政策机制创新的大红包。
临港的人才红包共有9条配套政策,重点包括扩大特定人才直接落户、两院院士等高端领军人才额外给予最高50万元专项奖励,高技能领军人才给予每人每月最高1500元临港特殊津贴以培育“临港工匠”,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扶持;临港人才可获最高每人每月1500元人才租房补贴,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人员每月给予临港津贴等等。
张江亦不遑多让。2016年10月,国家外国专家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了 《国家外国专家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提出了四大方面21项创新举措,包括开展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国际化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外国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和探索实施市场化用人机制。
西安:“5531”人才引进工程
另一个准备在人才争夺战中大干一场的,是风云汇聚、蓄势待发的西安。
2017年1月23日,西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进一步吸引人才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意见》,对西安现行部分户籍准入政策进行了深度调整,将实施全面放开过去对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口的迁移限制等系列改革,吸纳各类人才落户西安就业创业。
进入2月份,新任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表示,西安要实施“5531”人才引进工程,敞开胸怀吸引海内外各类人才到西安来就业、创业、创新,准备拿出三四亿元制定“5531”人才引进工程,在未来的5年当中,要想办法引进海内外各类人才,拿出专项资金鼓励海内外人才到西安就业、创业、创新,新的人才政策现在正在走程序,应该3月份出台。